陕西延安因地制宜治理水土流失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

聚焦 来源:中新网 2021-12-22 16:49   阅读量:8760   

陕西延安因地制宜治理水土流失

陕西延安因地制宜治理水土流失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

绿了黄土地 富了乡亲们

本报记者 李晓晴 张丹华

核心阅读

最近几年来,陕西延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昔日黄土裸露的黄土高坡,如今山川秀美生态饭越吃越香,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岁末盘点,陕西省延安市绿色发展成绩单亮眼:今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0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45座,生态涝池30座,治理小流域10条,入选第一批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持续发挥前三季度,延安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亿元,其中果业,畜牧,瓜菜三大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占到88%以上,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82元,同比增长12.5%

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

虽是冬季,延安城区以东的冯庄乡薛张流域依然松柏满坡,生机盎然山上种植着阔叶林和针叶林,山腰经营着梯田和苹果园,山下则是鱼塘和大棚

十几年前,这里全是荒山荒坡,满目望去都是黄土,出门走一圈,头发上一层土冯庄乡乡长杨树伟感慨:现在的黄土高原上,不同树种合理搭配,已经达到了‘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目标

目前,薛张流域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825亩,林草覆盖率由退耕还林还草前的18%增长到90%以上。当日,定西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兰州召开。

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延安市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综合治理,打造出延川梁家河,安塞南沟,宝塔薛张等一批小流域治理示范样板

昔日黄土裸露的黄土高坡,如今山川秀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大幅提升。

通过坡改梯耕地治理,延安各地让曾经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走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实现地减粮增,林茂粮丰。

甘泉县石门镇大庄河村村民张有成,今年种了20多亩玉米,产量3万多斤,收入能有四五万元。

原来的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改造之后,配套田间道路,排水沟,行道树,植物护埂,坡耕地变梯田,土层厚了,土质也更好了,产量翻了番,收入也翻了番张有成说

甘泉县坡耕地改造项目启动以来,实施总面积达97.61平方公里,覆盖石门镇11个行政村,惠及村民10368人。。

采取多种工程措施保持水土

延川县贾家坪镇马家湾淤地坝,大片平整的田地,两侧山坡上植被茂密变化太大了,要是春天来,满眼是绿色!延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队长任宏祥说

在丘陵沟壑区建淤地坝,是陕北农民摸索出的方法,既能拦泥沙,又能保水土今年,68岁的马家湾村村民文世雄的5亩玉米地又喜获丰收

以前只能靠天吃饭,老天不下雨,地里啥都长不起来,如今在坝地上种玉米,就算天旱,一亩也能收1500来斤!文世雄道出了其中缘由:坝地保水保肥效果好,山上流下来的都是熟土,淤积成坝田以后,坝地上种粮产量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4—6倍。

任宏祥介绍:今年坝上又投资了100万元,加固了溢洪道,修复了退水明渠如果黄河下游每立方米清淤费用按10元计算,截至目前,马家湾大型坝累计减少的清淤费已达6500万元,效益显著

除了丘陵沟壑,黄土塬也是陕北常见地形之一。

塬地的地形特点是四边陡,顶上平雨水冲刷会蚕食塬面,导致沟畔崩塌,水土流失严重会危及村庄安全涝池是应对这一问题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涝池利用低洼处修建,可以拦蓄塬面径流,为实现‘塬水不下沟’起到关键性作用既能排涝,又能实现雨水再利用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队长韩宗军介绍

葡萄寨移民新村就建在塬地上,2018年,结合移民新村建设,修建了黄陵县新型生态涝池。

我们这自古十年九旱,涝池收集的雨水,地表水,成了村民农业生产的备用水源葡萄寨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全介绍

发展产业,村民吃上生态饭

冬日,吴起县的山山峁峁都披上了褐色的外衣吴起街道办南沟村,道路两侧树木林立,在村集体成立的旅游公司工作的村民刘贵正在清理路边的树枝

他在旅游公司入了股,今年分红分了3600元,一个月打工还能挣1000元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他高兴地说

南沟村坐落在黄土高原白于山腹地,2018年村里建成南沟生态度假村,发展产业,当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14613元。会议披露了该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水土保持,节约用水,防洪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现在我们这儿的环境变好了,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村民把自家的土特产拿出来销售,开农家乐,小吃店,家家户户光景越来越好南沟村第一书记陈海玲介绍,截至目前,南沟村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公司经营收入380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延安市持之以恒治山治水,美了乡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我们家的苹果树今年开始挂果了,第一年就卖了17万多元!吴起县铁边城镇李台子村的果农李树和说而今,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一片片苹果树,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铁边城镇按照现代果园建设要求,提升种植产业化水平,带动脱贫人口增收,年均吸纳脱贫劳动力3500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80余万元。

《 人民日报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友情合作